2010一級建造師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一)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有4個備選項中,其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項目管理的核心任務是項目的( )。
A.目標控制
B.成本控制
C.投資控制
D.進度控制
參考答案:A
2.項目的實施期指的是( )。
A.自項目開始到項目完成
B.自決策到動用前準備
C.自設計到竣工驗收
D.自招標到竣工驗收
參考答案:A
3.項目實施期管理的主要任務是( )。
A.確定項目的范圍
B.確定項目的定義
C.實現項目的目標
D.溝通與協調
參考答案:C
4.對建設工程項目而言,( )方的項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
A.施工
B.設計
C.工程師
D.業主
參考答案:D
5.業主方項目管理的目標是( )。
A.投資目標、進度目標和質量目標
B.投資目標、進度目標和成本目標
C.投資目標、進度目標和范圍目標
D.投資目標、費用目標和進度目標
參考答案:A
6.業主方的項目管理工作涉及( )全過程。
A.設計前的準各階段至保修期
B.設計階段至動用前準備階段
C.設計前的準各階段至動用前準各階段
D.設計階段至保修期
參考答案:A
7.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務有六項,其中應貫穿施工項目從投標階段開始直至項目竣工驗收全過程的任務是( )。
A.成本預測
B.成本計劃
C.成本控制
D.成本考核
參考答案:B
8.對WBS中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進行編碼,這是( )。
A.項目結構編碼
B.合同管理編碼
C.信息管理編碼
D.投資控制編碼
參考答案:A
9.以下關于組織的論述錯誤的是( )。
A.組織結構模式是相對靜態的組織關系
B.組織分工是一種動態的組織關系
C.組織結構模式和組織分工都是一種相對靜態的組織關系
D.工作流程組織是一種動態關系
參考答案:B
10.下列屬于動態關系的是( )。
A.組織結構模式
B.組織分工
C.工作流程組織
D.WBS
參考答案:C
11.投資方提供的項目管理服務屬于( )方的項目管理。
A.政府
B.承包商
C.業主
D.工程師
參考答案:C
12.對已經發生、正在發生的和尚未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屬于( )。
A.會計核算
B.業務核算
C.動態核算
D.統計核算
參考答案:B
13.工程量清單漏項或設計變更引起的新的工程量清單項目,除合同另有約定外,其相應綜合單價的確定方法是( )。
A.由承包商提出,經發包商確認
B.發包商直接發出變更指令
C.執行合同中相應項目的綜合單價
D.由工程師提出,經發包商確認
參考答案:A
14.在進行成本分析時,首先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后逐個替換,分別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這種成本分析的方法是( )。
A.比較法
B.因素分析法
C.差額計算法
D.比率法
參考答案:B
15.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比例進行分析,特點是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相對數,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這種方法稱為( )。
A.比較法
B.因素分析法
C.差額計算法
D.比率法
參考答案:D
16.建設工程項目進度控制中的經濟措施不包括( )。
A.確定新增資產
B.編制與進度相適應的資金需求計劃
C.經濟激勵措施
D.確定資金供應條件
參考答案:A
17.基于FIDIC合同條件,在下列情況下,應采用新的費率或價格的有關工作是指( )。
A.如果此項工作實際測量的工程量比其他報表中規定的工程量的變動小于10%
B.工程量的變化與該項工作規定的費率的乘積超過了中標的合同金額的0.01%
C.工程量的變化直接造成該項工作單位成本的變動超過0.01%
D.合同中沒有但有適合的相應工作的費率或價格
參考答案:B
18.承包商提出索賠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提出利潤索賠,在一般情況下,承包商可以索賠利潤的情況是( )。
A.業主未能提供現場引起的索賠
B.不可抗力導致的工程延期引起的索賠
C.施工機械損壞導致的工程延期引起的索賠
D.工程師指令承包商趕工引起的索賠www.cantaportugal.com 華夏考試網
參考答案:A
19.某項目進行成本偏差分析,結果如下:
已完工程實際施工成本一已完工程計劃施工成本>0
擬完工程計劃施工成本一已完工程計劃施工成本<0
則說明( )。
A.成本超支,進度提前
B.成本節約,進度提前
C.成本超支,進度拖后
D.成本節約,進度拖后
參考答案:A
20.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務有六項,其中應貫穿施工項目從投標階段開始直至項目竣工驗收全過程的任務是( )。
A.成本預測
B.成本計劃
C.成本控制
D.成本考核
參考答案:B
21.按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合同中約定支付預付款的,預付時間應不遲于約定的開工日期前( )。
A.7天
B.14天
C.48小時
D.24小時
參考答案:A
22.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系統的活力在于它的運行機制,而運行機制的核心是( )
A.動力機制
B.比較機制
C.約束機制 (責任編輯:xiaoxiao) |